2011年11月14日 星期一

初秋種下九芎林—記秋季美濃種樹小旅行(三)

廚房中不時傳來鍋碗碰撞聲,不時聞到陣陣米香,秀鳳和梅娣已經準備好做粄條的材料,甚至已經做出一些成品了!從小旅行前幾天就開始嘗試,不同的方法、不同的米漿比例,從米苔目做到粄條,又從粄條做到米苔目,還請出了廚藝精湛的鐵鈞大嫂來技術指導,傳授祕訣,除了出人出力之外,還好心的幫我們調整方法、借道具,讓我們這次的體驗活動得以順利進行。本是設計要做米萁粄(米苔目),但工作隊討論後,還是認為粄條是最具有地方特色的食物,在家自做粄條也是許多美濃人的兒時記憶。小旅行前的練習、試驗(試吃)中,就一直聽到梅娣和文相告訴我們,以前種菸葉時每戶人家都會做粄條或米萁粄請來交工的親戚朋友吃,通常會加糖水,做甜甜涼涼的口味,慰勞大家一天的辛勞。現在因為粄條的取得實在太方便,種菸的人家也少了,現在會在家裡親手做粄條的人也就越來越少了,趁著小旅行的機會,來體驗一下以前阿公阿媽的生活吧。

大嫂一出手便知有沒有!
其實做粄條不難,原料是在來米(要用舊米喔)、地瓜粉(要去製麵店買,比較純)、水,米要先浸泡至少一個半小時之後,打成米漿(有專門的機器,在家可以使用馬力比較大的果汁機),加入地瓜粉與水,攪拌均勻,就可以準備開始了。大嫂說,要做粄條不一定要用灶,有比較大的鍋子也可以,只要找到大小可以配合的托盤和鍋蓋就可以。鍋內盛一些水,讓水保持在大滾的狀態,先將托盤抹上一些油,倒一些調好的米漿到托盤(不要太多),輕輕放到鍋內,讓蒸氣把米漿蒸半熟,調整米漿厚度之後,放到水面上,蓋上鍋蓋悶,約1分鐘之後察看,如果浮出氣泡,就表示已經熟了,可以拿出來放涼。放涼之後,就可以慢慢把粄條撕下,晒在竹竿或棍子上晾乾。

很簡單吧?那就開始試試看囉~







大家都一展身手,做出了許多像月亮的粄條,然後掛在竿子上的月亮一個個的被梅娣拿到一旁去切成我們需要的形狀。有部份被我們拿去炒,還有一些被拿去包壽司。涼涼的粄條包上一些肉鬆、花生糖粉、醃過的紅蘿蔔和小黃瓜,真是爽口好吃。在外面可是吃不到的啦~

小朋友手腳很俐落,自己包自己切自己吃
跟吳大哥與秀鳳姊合照,感謝招待!
邊吃邊聊,配點綠豆地瓜湯,悠閒的享用午餐,準備開始最後的行程,再度踏上鐵馬,我們到社區裡繞繞、看看吧。秋天時節就算是中午一點,也不覺得熱,陽光在這個季節似乎變得溫柔許多,微風徐徐,真的很適合在鄉間小路騎車、蹓躂。我們先到開基伯公、里社真官,在伯公的環抱下聽瑋瓴詳盡的解說,感覺很特別。再到揚葉飛生態公園、蝴蝶公園、菸樓遺址、李家夥房,時間飛快的流逝,還沒繞完社區呢,就到了道別的時間。我們依依不捨的回到竹禾茶房,準備說再見。真的很高興大家抽空來到美濃跟我們一起渡過了一個快樂的週末,希望大家有空再回來走走喔~下次再見!
因為小旅行而成了好朋友的大頑童和小頑童



1 則留言:

  1. 哇,好喜歡大小頑童的那張照片,
    看到板條就想到前幾年農村工作坊也有做呢!
    我們果然是姐妹呀,因為那次是我負責的呀,
    哈哈哈~:)


    PS.是鐵「鈞」大嫂唷!

    by野球小妹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