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19日 星期四

第三幹線生態踏查

作者: HOME


水圳第三幹線從地底涵洞流經我家門前,所以要從人工深井抽水才能引到田裡灌溉農作物,以前父親抽水圳水不順時,倒是常常爬下深井清理淤泥檢查管路,上了廣林解說班公視記者美濃媳婦-慧宜,講授關於水圳第三幹線的課,就開始對水圳第三幹線產生了興趣,曾經獨自從我家門口開始往回溯至竹仔門電廠水源入口處,但每每經過涵洞或隧道便從地面上走因為這些水圳洞深遠又黑暗的,面對黑暗-心中總是會有莫名的恐懼感產生,更何況一個人進入涵洞隧道內…
來到廣林解說班教蝙蝠生態課程的周老師,有意探查水圳第三幹線的蝙蝠生態觀察需要帶路人,二話不說,便自我推薦,由我帶路,這個課堂上學不到的實地觀察,第一手學習機會。依照獅子頭圳竹頭角段擴灌工程平面圖,實地先了解各個涵洞隧道的出入口交通動線等各項事前的準備,以備協助老師能順利完成調查。

5/18日剛好水圳停灌,減少了探查阻力,下午一點雖然看天空下著綿綿細雨,周老師與學弟已在活動中心等候,到了探查地,周老師穿上了涉水衣,而我穿短褲涼鞋就下水圳,周老師的學弟因只穿雨鞋,便留在外面等候。周老師說通常會選在下午探查主要是因為要配合蝙蝠的作息,以減低干擾影響;兩人一組一起進入洞內探索,有意外發生時,至少會有一人能向外求援。水圳涵洞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平常人們就鮮少進入干擾,所以蠻適合蝙蝠棲息。

洞口需彎著身子才能進入,沿路有積水、污泥淤積及一些漂流物的阻塞,通過第一個100公尺長的涵洞時,便發現一些蝙蝠。當即將進入長達一公里的涵洞時,心中既期待又害怕的,面對黑暗的恐懼又升起!告訴自己“管它的”、“怕什麼” ,所以就尾隨在後面跟著進入,老師通常會走一段路便停下來用耳朵聽蝙蝠的叫聲,聽聲辨位也抬頭觀察蝙蝠停留的位置,是否有微生物的產生,以判讀此處是否為蝙蝠常停留處。因為洞的高度不高,看他示範如何徒手捉蝙蝠作觀察而不會傷害到蝙蝠。



過程中意外發現七隻史丹吉氏小雨蛙一起住在伸手不見五指的水圳涵洞裡,不知牠們是如何在此生存的,還是牠們是不小心被水流帶進洞裡來的。如果牠們一直住在洞裡不見天日,那有一天牠們是不是眼睛也會退化,憑其他感官來攝取食物!或者牠的眼睛有夜視紅外線的功能呢?真的是有太多想像空間。史丹吉氏小雨蛙在農委會特生中心出版的“台灣保育類野生動物圖鑑”兩棲類內有介紹,屬極需保護之物種。



前方遠處黑暗中透露著光線,終於走到我家抽水圳水的深水井,那路程就已走了一半以上了,原來深水井是從水圳涵洞旁鑿洞讓水流到深水井內,還可清楚看到鋼筋露出,有兩支深水馬達直接橫躺在水圳涵洞裡,難怪之前叔叔會找我一起進入涵洞來清理清理淤泥,以免抽不到水,那時膽小的我沒答應和他一起進入清理!再往前走一段就看到有一支2”的水管從涵洞上方正中的下插入水圳涵洞,因為這樣像個柵欄一樣攔住了漂流物而形成嚴重淤積阻塞,如果不處裡,會越積越多,甚至可能整個涵洞都會阻塞。這位置就在老家夥房旁,由新移民買下的庭園鑚井下方,前屋主當初施工時是用怪手挖至水圳涵洞上方再鑚洞,置上8”水管後,再把土回填,因回填工法不實,下場大雨後,井的位置還形成一個大坑洞。

在快出洞口時這段路可難走的很,淤泥深及膝,踏下去腳都拔不起來,蝙蝠數量漸多,不停的飛舞,老師提醒說:等一下看我出去,會看我走幾步就會停下來,你看牠們現在不敢飛過來,因為我們人在這,所以我們往前就有一些會飛進來,那我們慢慢等蝙蝠全部飛進去,我們再出去,不然牠們現在一飛出去,有可能就會被鳳頭蒼鷹等抓去吃了。這過程中我學習到在做生態觀察時,要先瞭解物種的習性,以最低的影響為原則進行調查。雖然今天因為天候、時間等因素,提早收工,但今日收穫滿滿,更加清楚生態觀察的要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